民生篇:加强保障改善民生
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社保扩面新增30万人次,城乡低保综合提标10%以上,实施棚户区改造6.85万户,建成保障房4.5万套;出台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支持建设国际医院;筹建武汉图书馆新馆;开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老有所养更盼“老有所乐”,市政府提出今年将推广,创建200个“老年宜居社区”。
小编认为:身为武汉人,看到这里小编的幸福感立马爆棚啊!大武汉从就业、社保、住房、养老等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呵护着市民的生活,不管你是否对这个城市心存好感,平心而论,武汉民生保障的确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完善。
交通篇:深化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缓解拥堵
生活在大武汉难免被拥堵问题困扰,这次两会,贴心的市政府提出深化化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建成微循环道路100条,依法整治100处交通堵点来缓解道路拥堵问题;新增公共停车位1.5万个、人防地下停车位1.2万个缓解停车行车困难问题;新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3条以上,发展国际全货机航线,确保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和阳逻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封关运行,加快武汉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
战略性提速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11条在建线路,建成8号线一期、21号线,开工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2号线,争取开工16号线、前川线,建成沌口长江大桥,开工建设江汉七桥,加快扩建月湖桥、岱黄高速府河桥,抓紧推进四环线、外环东扩、汉江大道等项目,以形成畅通二环、提升三环、建成四环、东扩外环,新建5条以上放射性道路,打造环射成网、循环连通的“五环十八射”的快速路网体系。
做为上班族,深受交通拥堵之害的小编看到这堪称蜘蛛网一般的交通脉络不禁喜极而泣!
生态篇:着力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滨水生态绿城
东湖绿道建成以来一直备受武汉市民青睐,一到节假日游客涌现,摩肩接踵,拥堵现象严重。在市民热切关注问题解决方案的情况下,给力的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相带来了好消息:武汉东湖绿道二期工程将是规划建设城市生态绿心的一个大手笔。武汉规划要建的东湖绿道二期工程,全长近60公里。东湖绿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市民可以从多个出入口进出东湖绿道,过去一些藏在大东湖水系深处的景点,也将由绿道串联而出。市民将有更多入口进入绿道欣赏湖光绿水美景同时,或将缓解旅客过于聚集的现象。
今后5年武汉将新建绿道1300公里。武汉市国土资源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湖绿道确实出口太少,在规划的二期工程中,将把绿道由“线”串连成“块”,形成环线。当然除了东湖绿道之外,市政府还提出了要完成中心城区新增花卉面积10万平方米;造林绿化2.5万亩的目标。希望不久之后,小编可以同广大市民一起见证更“绿”的武汉。
城建篇:拟建“第二浦东” 五区共建长江新城
长江新城的选址,一直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它是继“中国光谷”、“中国车都”后,武汉计划再打造一张世界级“城市名片”。有消息称,规划中的长江新城,占地面积将在20平方公里以上,地处滨江宝地,目标是在长江沿线打造第二个“浦东”。因此包括武湖、谌家矶、天兴洲、阳逻、青山矶在内的10多个区域,对长江新城的落地抱有极大的兴趣。秦尊文认为,新区新城一般不会建在老城区,不过离得太远、基础条件太差也不行。长江新城不一定局限于老三镇的范围内,以谌家矶、武湖为核心区,江岸、黄陂、洪山、东西湖、新洲等五区合力共建,可以作为重点考虑的方向。
还值得一提的是,五区共建的模式,可方便效应最大化,驱动各区齐心协力推进发展,最大程度发挥世界级城市样板、文明发展区对各大城区的引领带动功能,成为区域融合发展的样板。
|